第九章:流云石初现与执事的棋局

执事大人在清心竹林外观察完,就慢慢地回去了药阁。他坐在自己的案桌后面,手里拿着一本宗门典籍,但是他的眼睛盯着书页,却没有真的在看,因为他心里想着别的事情。药阁里很安静,只有外面偶尔传来一两声鸟叫,还有就是他翻动书页时发出的轻微声响。他表面上看起来和平常一样,很平静,很有序地处理着宗门公务。他拿起朱砂笔,在几份弟子的任务报告上勾画着,然后又在一份药材出入登记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,他的动作很流畅,像是已经做了无数遍。但是,他脑子里却一直在回想着清心竹林里的事情,还有叶沉那个小子的表现。

他觉得叶沉很不简单,虽然只是个外门弟子,资质又平平,但是却能治好玉露草,还对灵枯病有独到的见解。这让他感到叶沉深藏不露,因为叶沉看起来很老实。执事大人又想起了上次叶沉在藏书阁的情形,还有叶沉主动来向自己汇报玉露草病情的经过,他越想越觉得叶沉这小子好像每一步都走得很有章法,让人捉摸不透。他见过宗门里许多天才弟子,他们天赋异禀,修炼起来一日千里,但是像叶沉这样,能够另辟蹊径,用这种“唤醒之法”来处理灵植问题的,还真是头一次见到。这种方法,他只在一些极为古老的典籍中看到过零星的记载,没想到叶沉竟然能够将其付诸实践,而且还真的产生了效果。

他沉思了一会儿,然后把手里的典籍轻轻地放下。他没有立刻叫叶沉过来,因为他知道叶沉这小子很机敏,如果他表现得太急切,反而会让叶沉警觉。他决定要主动试探叶沉,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叶沉来找他,他想要看看叶沉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,也想知道叶沉对清心竹的问题到底了解多少。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叶沉这个人。

执事大人没有直接去找叶沉,他先是叫来了李虎,因为他知道李虎是个喜欢到处说闲话,也喜欢到处炫耀的人。他让李虎去找叶沉。

第二天一早,天边的鱼肚白才刚刚泛起,青木派的山门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。李虎就急匆匆地来到了叶沉的住处,他没有敲门,而是直接推开了门,因为他觉得他现在是来给叶沉“带好消息”的,所以有些“理所当然”。他看到叶沉已经在房间里打坐了,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叶沉的身上,让他的身影看起来有些模糊。

“叶沉,叶沉!快别打坐了,执事大人找你!”李虎的声音有些大,带着一股子炫耀的劲头,仿佛是自己被执事大人召见了一样。

叶沉慢慢地睁开眼睛,他看到李虎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和得意,他心里明白,这是执事大人要开始行动了。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或激动,只是很平静地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,然后才对李虎说:“李虎师兄,执事大人找我何事?”

李虎凑近了一些,压低了声音,但是语气中的兴奋却丝毫未减:“我哪知道?不过看执事大人的样子,好像是对你最近在清心竹林里的折腾很感兴趣。嘿嘿,你小子,这次看来是真要出风头了!”他说着,还用手肘轻轻碰了一下叶沉,意思是很明显,叶沉能得到执事的关注,跟他有着关系。

叶沉只是淡淡地笑了笑,没有说话,他心里清楚,李虎这是在邀功,想把自己也扯进这件事里。但是叶沉并没有拆穿他,因为他知道,让李虎觉得自己有功劳,对他接下来的计划也有好处。

叶沉跟着李虎来到了药阁。药阁里很整洁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香。执事大人坐在案桌后面,看到叶沉进来,他轻轻地抬了抬眼皮,示意叶沉坐下。李虎则很自觉地站在了一旁,他想要听听执事大人和叶沉的对话,这样他就可以把新的“小道消息”带出去。

“叶沉啊,最近清心竹林里,你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。”执事大人的语气很平淡,听不出喜怒。他看着叶沉,脸上带着一丝探究。

叶沉心里明白,执事大人这是在试探他了。他立刻摆出一副“受宠若惊又诚惶诚恐”的模样,他站起身,恭敬地拱了拱手说:“执事大人过誉了。弟子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清心竹长势不佳,弟子心里也着急,就想着能不能添把手。”

他没有直接承认自己让清心竹变好了,而是用非常谦逊的语气,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。他知道,在执事大人面前,太大的锋芒反而不好。

执事大人点了点头,然后又问:“听说你前几日在藏书阁查阅了一些典籍,对清心竹有些新的见解?还跟李虎说了些什么‘流云石’?”执事大人说这话的时候,眼睛一直盯着叶沉,他要看叶沉的反应。

叶沉心里一动,他知道“流云石”这个引子已经成功地被李虎散布出去了。他脸上露出一丝为难,他低下了头,用一种吞吞吐吐的语气说:“回执事大人,弟子确实在几本古老的典籍中看到过一些记载,说是清心竹的根系需要一种特殊的灵石才能更好地吸收灵气。但那都是些非常零散的线索,而且弟子才疏学浅,不敢妄下定论,怕误导了执事大人。”

他故意强调“零散线索”和“不敢妄下定论”,这既能表现出他的谨慎,又能为自己留出足够的退路。同时,他也恰到好处地透露出了“流云石对清心竹的重要性”,这样才能引发执事大人进一步的兴趣。他心里清楚,执事大人已经对流云石有了想法,他现在要做的,就是让执事大人觉得是他自己“发现”了这个问题,而不是叶沉在刻意引导。

执事大人听到叶沉的话,目光闪烁了一下。他心里想,这小子果然谨慎,但是他说的话也确实引人深思。清心竹的问题困扰宗门多年,各种方法都试过了,如果真有什么“特殊灵石”能解决,那哪怕是零星线索,也值得一试。他轻咳了一声,然后说:“哦?零散线索也无妨。你但说无妨,本执事自会分辨。那典籍中记载的,到底是什么灵石?为何说它对清心竹很重要?”

叶沉看执事大人追问,知道时机差不多了。他表情变得更加纠结,仿佛是在做一个很艰难的决定。他抬起头,眼神中带着一丝“不抱希望”的无奈,他说:“执事大人,那典籍中记载的,乃是‘流云石’。说是流云石能够作为清心竹根系的附着物,帮助它们更好地吸收和过滤灵气,特别是那些驳杂的灵气。但是……但是流云石乃是珍贵灵材,一般都是给内门弟子修炼用的,或者用于培育极其重要的灵植。清心竹毕竟只是辅助灵植,宗门根本不可能舍得用流云石来铺设的,所以弟子才不敢随意提及,怕执事大人觉得弟子异想天开。”

他把“流云石”的“珍贵”和“难以获得”强调了一遍,同时又表现出对宗门资源稀缺的“理解和不抱希望”。他这番话,既说出了流云石的关键作用,又给执事大人留足了面子,让执事大人觉得叶沉是在为宗门着想,而不是在狮子大开口。他知道,执事大人肯定也清楚流云石的价值,也明白清心竹在宗门里的定位,他这样说,反而会让执事大人觉得他懂事,识大体。

站在一旁的李虎听到“流云石”这三个字,眼睛都亮了。他虽然知道流云石很珍贵,但真正听叶沉亲口说出来,而且还和清心竹联系在一起,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怎么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。他心里想,叶沉这小子,平时不声不响的,没想到还真能说出点东西来。

执事大人看着叶沉,他心里对叶沉的评价又高了一层。这小子不仅有真本事,而且还很会说话,懂得进退。他知道叶沉是在给他搭台阶,也在试探他的底线。他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,他要“少量”地支持流云石,他想看看叶沉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。他觉得叶沉有潜力,而且他愿意给叶沉一个机会。

“流云石……你说得不错,流云石确实珍贵。”执事大人顿了顿,然后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有些严肃,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:“但是,宗门最看重的,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。如果流云石真的能够解决清心竹的问题,即使是辅助灵植,宗门也并非不能考虑。毕竟,清心竹长势不佳,也确实影响了内门弟子的修炼。这样吧,你先拿一小块流云石去试试。本执事会派人暗中观察,看你如何操作,以及效果如何。”

执事大人这话,既是给了叶沉一个机会,也是一种试探。他没有直接批给叶沉大量的流云石,而是“一小块”,并且“派人暗中观察”,这既能控制风险,又能进一步探明叶沉的底细。他就是要看看,在这样的压力和有限的资源下,叶沉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。他心里想,如果叶沉真的能用一小块流云石,就让清心竹有明显好转,那这小子就不是一般人了。

叶沉听到执事大人说要批给自己一小块流云石,他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。他知道,这“一小块”流云石,就是执事大人放出来的“饵”,是为了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。但他脸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狂喜,他只是很平静地站起身,恭恭敬敬地向执事大人行了一礼,低声说:“多谢执事大人信任,弟子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大人所托。”

他知道,这个时候表现得太过兴奋,反而会引起执事大人的怀疑。他要的就是这种“云淡风轻”的感觉,让执事大人觉得他并非只为了那点流云石,而是真的为了解决问题。这种态度,反而更能取信于人。

执事大人看着叶沉的反应,心里暗自点头。这小子,沉得住气,不是那种得了点好处就沾沾自喜之辈。他越发觉得叶沉这个人深不可测,也越发对叶沉感兴趣了。

随后,执事大人从自己的储物戒中取出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流云石,这块流云石通体呈乳白色,散发着淡淡的柔光,握在手里,能感受到一丝温润的灵气。他将流云石递给叶沉,说道:“此乃下品流云石,虽然小,但也足以做一次试探。切记,小心谨慎,不可浪费。”

叶沉接过流云石,入手一片温凉,他能感受到流云石中蕴含的纯净灵气。他再次恭敬地谢过执事大人,然后便退出了药阁。李虎也跟着叶沉一起走了出来。

走出药阁,李虎立刻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,他凑到叶沉身边,小声地问:“叶沉,你小子还真把执事大人给说动了?流云石啊,那可是好东西!你打算怎么用?真能让清心竹变好吗?”

叶沉看着李虎那副好奇又谄媚的模样,心里一阵冷笑。他知道这是执事大人放出来的“饵”,而李虎就是这个“饵”的最佳传播者。他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,说:“李虎师兄,我说了,那都是典籍里零星的线索,具体效果如何,还要试过才知道。不过既然执事大人给了机会,那我总要试试看的。”

他没有直接回答李虎的问题,反而把事情说得更加扑朔迷离。他知道,越是不确定,李虎就越是会把这个消息传得有声有色。

李虎见叶沉不愿多说,心里也有些失望,但他转念一想,这不也正好说明叶沉的“高深莫测”吗?他立刻点了点头,说道:“也是也是,这种大事,确实马虎不得。那你好好研究,要是真成了,你可就出大名了!”

说完,李虎便迫不及待地转身跑开,他要第一时间把这个“惊天”消息告诉其他师兄弟们。他心里已经想好了,要怎么把叶沉和流云石的事情,说得绘声绘色,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“地位”。

叶沉看着李虎远去的背影,嘴角不易察觉地上扬了一下。他心里明白,执事大人并不是真的信任他,这只是一个试探,一个棋局。而他,现在就是这棋局中的一枚棋子,但他会把这枚棋子下活,下出自己的路来。他现在拿着这块流云石,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狂喜,因为他知道,这不过是一个开始。

他没有急着去清心竹林,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。他将那块指甲盖大小的流云石放在手心,仔细地观察着。流云石的质地温润,灵气纯净,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宝物。他心里清楚,如果直接将这块流云石放在清心竹的根部,效果可能不会太好,甚至可能会因为灵气冲击过大,反而伤了清心竹。他需要更精细,更巧妙地运用它。

他坐在自己房间的桌子前,脑海中快速地思考着。他想起了前世生物学中的“微量元素”和“土壤改良”的概念,也想起了在藏书阁中看到的那些关于灵植根系与灵石“亲和性”的记载。他需要将这块流云石分解,然后以一种更细微,更均匀的方式,将其灵气导入清心竹的根系。这就像是给土壤施肥,不是一把全撒下去,而是要少量多次,细致入微。

他拿出了一把小锤子,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流云石敲碎。流云石虽然坚硬,但在“唤醒之法”的灵气滋养下,叶沉的掌控力也越来越精妙。他将流云石敲成了细小的碎屑,然后再用手细细地研磨着,让这些碎屑变得更加微小,如同粉末一般。这个过程很需要耐心,因为如果用力过猛,可能会让流云石的灵气流失。

他忙碌了大约一个时辰,终于将那块指甲盖大小的流云石,变成了细密的粉末。这些粉末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,散发着淡淡的灵气,看起来很漂亮。

他将这些流云石粉末小心地收集起来,然后放进了一个小小的玉瓶之中。他知道,这些流云石粉末就是他接下来计划的关键。他会将其融入到清心竹的土壤之中,并且辅以“唤醒之法”,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。

他心里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。他会在每天清晨和傍晚,来到清心竹林,继续他的“唤醒之法”,并且每次只取一点点流云石粉末,均匀地撒在几棵清心竹的根部。他不会一次性给所有的清心竹都使用流云石,那样太惹眼,也会让执事大人过早地发现他的真实意图。他要做的,是循序渐进,让清心竹的变化,看起来像是自然而然地好转。

他还会继续在竹林中“寻找”流云石的“踪迹”,并且偶尔“假装”挖掘出一些普通的石子,表现出失望的样子。这样一来,就能进一步巩固“流云石难寻”的印象,也为他未来可能提出的“需要更多流云石”的请求,打下铺垫。

他甚至想好了,如果执事大人派人暗中观察,他该如何应对。他会表现得非常专注,非常认真,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他的“唤醒”工作,并且在每次使用流云石粉末时,都做得非常隐蔽,不让外人察觉。他会让那些暗中观察的人认为,清心竹的变化,完全是因为他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,和“唤醒之法”的奇特,而流云石,只是一个辅助作用,或者说是他之前“误打误撞”的猜测。他要让执事大人在看到效果的同时,又无法完全摸清他的底牌。

叶沉心里明白,这不仅是清心竹的恢复之战,更是他与执事大人之间的一场无声的较量。他要在有限的资源和密切的监视下,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,逐步提升自己在宗门中的地位。他要让执事大人看到他的价值,让他成为宗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当他再次来到清心竹林的时候,天空已经完全亮了。晨露还挂在竹叶上,闪烁着晶莹的光芒。他选了一棵靠近小径,上次被他“唤醒”得效果最好的清心竹。他蹲下身,拿出那小玉瓶,从里面倒出一点点流云石粉末,然后小心地将其均匀地撒在竹子根部的土壤中。他的动作很轻柔,仿佛是在抚摸一个脆弱的婴儿。

然后,他开始施展“唤醒之法”,一丝丝灵气从他的指尖流出,进入竹子根系所在的土壤。这一次,他不仅要“唤醒”清心竹自身的生机,还要引导清心竹的根系,慢慢地吸收和适应流云石中的纯净灵气。他要让流云石的能量被清心竹完美地吸收,而不是成为负担。

他忙碌着,而清心竹林依旧安静。阳光越来越亮,鸟儿在竹林深处鸣叫着,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,但是叶沉心里知道,一场无声的博弈,正在这里悄然进行着。他已经拿到了执事大人放出的“饵”,接下来,就是他该怎么“吃”下这个“饵”,并且反过来,让执事大人为自己所用的时候了。他要让执事大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提供更多的资源,让他能够在宗门中走得更远。

Comments (0)

No comments yet. Be the first to share your thoughts!

Sign In

Please sign in to continu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