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:药田宏图与品鉴之机
叶沉从藏书阁第三层走出,夜色已深。他抬头看了看深邃的星空,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清晰。今天一天的研读,让他对青木派药田的问题有了更深、更全面的认识。
他原本以为,“灵枯病”是药田最大的困扰,但现在他发现,这只是冰山一角。药典中记载的各种灵植病理,以及不同区域地脉灵气的详细分析,都揭示出青木派药田管理上的诸多缺陷。有些区域灵气过于驳杂,难以培育纯净灵草;有些灵植的种植位置,完全没有考虑到它们的灵气需求,导致生长缓慢,甚至病变;还有一些灵草搭配不当,彼此之间灵气属性相冲,互相影响。叶沉在地球上学到的生物系统学知识,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理解,此刻在他脑海中与修仙世界的灵植医理相互印证,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药田优化蓝图。
他没有急着回自己的住所,而是选择在药田外围的林间小径上漫步。夜间的药田,在月色下显得影影绰绰,灵草散发出各种淡淡的清香,混杂在一起,形成一种独特的、属于修仙世界的味道。叶沉深吸了一口气,他知道,这片药田,对他而言,是一个巨大的舞台。
他回想起在《万灵植纲》中看到的那则关于“灵草品鉴大会”的记载。那是一段寥寥数语的批注,藏在书卷的末尾,通常不会引起普通弟子的注意。但叶沉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信息——每十年举办一次,宗门高层都会出席,是展示药田成果、争取宗门资源的重要机会。他心里明白,这将是他展示自己价值的最佳契机。
然而,他不能操之过急。贸然抛出一个过于完善的药田优化方案,不仅会显得突兀,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和麻烦。他需要循序渐进,一步步地展露自己的能力,让宗门的高层,特别是药田执事大人,心甘情愿地将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交给他。
他决定先从一个小范围的试点入手。这个试点,不仅要能快速见效,进一步验证“唤醒之法”的普适性,还要能为他未来提出更宏大的方案做铺垫。他心中已经有了几个备选区域。
其中一个区域,靠近药田深处的一片小山谷。那里地脉灵气驳杂,导致生长在此处的“青藤草”常年叶片枯黄,灵气稀薄。青藤草虽然不是什么珍稀灵草,但它生长顽强,而且是炼制低阶疗伤丹药“生肌散”的关键药引。如果能成功改善这里的青藤草生长状态,不仅能验证“唤醒之法”对不同灵植的有效性,还能提升宗门低阶丹药的产量,直接体现出他的价值。
叶沉在小径上停了下来,他闭上眼睛,脑海中浮现出那片小山谷的景象。他仔细“扫描”着那里的地貌、灵气流向、土壤属性,甚至想象着阳光和雨水如何滋润那里的青藤草。他发现,那里的地脉灵气虽然驳杂,但并非完全无序。通过特殊的“引灵”手法,结合他对灵草习性的了解,他或许可以将那些驳杂的灵气进行“过滤”和“转化”,使其变得更适合青藤草的生长。
他想到了在藏书阁中看到的一段描述,关于一种古老的灵植共生之道。书中提到,某些看似无用的野草,在特定的环境下,反而能成为珍稀灵草的“灵气中转站”。这与他利用聚灵草来唤醒玉露草的原理不谋而合。他可以尝试在青藤草周围,引种一些特殊的,能够“净化”驳杂灵气的伴生植物,形成一个微型的灵气循环系统。
但同时,他也必须考虑到风险。如果操作不当,不仅无法改善青藤草的状态,还可能彻底毁掉那片药田。他需要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法,并且能够巧妙地将这个想法,以一个“不经意”的方式,透露给执事大人。
他继续向前走着,直到药田深处的一片空地。这里平时很少有弟子过来,因为这里曾经是宗门尝试种植“碧水连”的地方,但连续几年都因为“灵枯病”而颗粒无收,久而久之就被废弃了。虽然执事大人在白天提到了碧水连,但并没有说起这片被废弃的药田。这片药田现在一片荒芜,只有一些野草顽强地生长着。
叶沉心中一动。如果他能在这片废弃的药田上,将“唤醒之法”和“药田优化”的理念结合起来,重新种植碧水连,那将会是何等巨大的功绩?但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,他也不可能在品鉴大会之前做到。他只是将这个想法记在心里,当作一个长远的规划。
他走到空地中央,停下脚步。现在,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试点区域。青藤草的小山谷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风险相对较低,但效果可能不够震撼。他需要一个能够快速见效,并且能引起执事大人足够重视的区域。
他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本《万灵植纲》中关于“灵草品鉴大会”的寥寥数语。大会不仅仅是展示成果,更是宗门各峰之间,甚至执事、长老之间争夺资源和影响力的战场。他如果能在这个大会上脱颖而出,那获得的好处将远远超过他目前的预期。
叶沉的目光最终锁定在药田入口附近的一小片“清心竹”林。清心竹,顾名思义,有清心凝神之效,是内门弟子修炼时常用的辅助灵植。但奇怪的是,这片清心竹林虽然位于药田入口处,灵气相对充裕,却不知为何,长势一直不佳,竹叶常年泛黄,灵气涣散。宗门曾多次尝试改善,但都收效甚微。
叶沉在藏书阁中查阅清心竹的资料时,发现其对灵气纯净度要求极高,且对周围环境的灵气流动极其敏感。这片清心竹林,虽然灵气总量不低,但由于靠近药田入口,人流和灵气流混杂,导致灵气驳杂混乱,难以形成适合清心竹生长的纯净环境。而且,清心竹的根系非常特殊,需要一种名为“流云石”的矿石作为其根系的附着物,以帮助其更好地吸收和过滤灵气。但宗门药田在这片区域并没有铺设流云石,而是使用了普通的灵土。
叶沉心中有了主意。如果他能在短时间内,改善这片清心竹林的长势,不仅能再次证明“唤醒之法”的普适性,还能通过引入“流云石”这一概念,巧妙地将他的“药田优化”理念初步展示出来。清心竹作为内门弟子修炼的必需品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一旦改善成功,必然会引起执事大人乃至宗门高层的极大关注。
而且,这片清心竹林靠近药田入口,人来人往,便于观察,也便于他向执事大人“不经意”地提及。这是一个既能展示能力,又能避免过于高调,还能为未来铺路的好选择。
他知道,改造清心竹林,不仅仅是使用唤醒之法那么简单。他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它的生长环境。他初步的构想是,首先,利用唤醒之法,唤醒清心竹自身衰弱的灵性,使其重新焕发生机。其次,他需要想办法引入流云石。流云石在青木派的灵矿中并不罕见,但通常只会用于内门弟子或高阶灵植的培育。将其用于清心竹,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。
叶沉的思绪飞快地转动着。他可以在实施唤醒之法后,刻意提到清心竹长势不佳的深层原因,然后“无意”间提及“流云石”对清心竹的重要性,从而引导执事大人采纳他的建议。这样一来,不仅解决了清心竹的问题,还顺带推广了他的“药田环境优化”理念,可谓一举多得。
但这还不够。他还需要一个能够将他推上品鉴大会的机会。他不可能直接向执事大人要求参加,这不符合他“谦逊低调”的人设。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。
他想到了李虎。这个平日里欺软怕硬,又有点傻气的李虎,也许能成为他无意中的“信使”。李虎对八卦和宗门内部消息总是异常敏感,而且他嘴巴不严,喜欢炫耀。如果能让他“不经意”地看到清心竹林的变化,然后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,引起执事大人的注意,那便是最好的结果。
叶沉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。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,如何一步步地实施他的计划。
他沿着小径向自己的住所走去。晚风吹拂,带来一丝清凉。他知道,接下来的几天,他会非常忙碌。他需要回到自己的房间,仔细整理今天在藏书阁学到的知识,特别是关于流云石与清心竹的记载,以及各种古老灵植搭配的理论。他还需要在脑海中,反复演练如何恰到好处地向执事大人提出他的试点计划。
他回到自己的房间。房间里依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,那是他过去用来掩盖自己不断研习灵植医理的痕迹。他点亮了油灯,昏黄的灯光下,他取出纸笔。他没有急着修炼,而是将今天在藏书阁第三层学到的关键信息,以及他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构想,细致地记录下来。
他先写下了关于“灵枯病”更全面的病理分析,将这个世界的“灵性缺失”与他前世的“生命活力衰退”相结合,形成了一套独属于他的理论体系。他写道:灵枯病,实则灵植自生之道受阻,外邪侵扰仅为表象,根源在于灵性之衰。唤醒之法,旨在疏导其内循环,复其本源生机。他将这些“玄学”概念,用一种类似于“科学”的严谨逻辑进行阐述,使得其听起来更具说服力。
接着,他详细记录了清心竹的习性、对灵气纯净度的极高要求,以及流云石对其根系生长的重要性。他画出了清心竹林目前的灵气流向图,以及他构想的,通过引入流云石和伴生灵植来优化灵气循环的阵图。这些阵图,乍一看像是修仙世界的灵气阵法,但实际上却蕴含着他前世对生物群落、能量流动的理解。
他将草稿铺开在桌上,反复推敲。他知道,这些手稿是他的“秘密武器”,也是他未来行动的基础。他甚至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速记方式,在关键之处做出了批注。比如,在“唤醒之法”的旁边,他写下了“灵性激活,细胞活性”。在“流云石”的旁边,他则标注了“矿物质过滤,根系吸附,生物电”。
他想到,执事大人在白天曾提到,他将叶沉视为“自己人”,愿意分享一些宗门内部的隐秘,包括派系斗争。这无疑是个好消息。这意味着执事大人已经对他初步产生了信任,并且愿意为他提供一定的庇护。他需要利用好这份信任,但又不能表现出急功近利。
他构思着如何向执事大人提出试点计划的措辞。他会先向执事大人汇报在藏书阁查阅药典的心得,然后“不经意”地提及清心竹林的生长问题,接着再“小心翼翼”地提出他的一些“粗浅”见解,并“斗胆”请求执事大人给他一个尝试的机会。他会强调这个试点计划的风险,并表示他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,以此来体现他的“忠诚”和“奉献”。
至于品鉴大会,他并不需要刻意争取。只要他的试点项目成功,清心竹林长势喜人,执事大人自然会看到其中的价值。而执事大人为了宗门的利益,也为了他自己的政绩,必然会将他的成果推上品鉴大会。那时,他只需扮演好一个“被发现的璞玉”的角色,谦逊有加,而不露丝毫锋芒。
叶沉看着桌上的草稿,心里充满了自信。他仿佛已经看到,清心竹林在自己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,而执事大人惊讶而欣喜的表情。他更远地看到,通过这次试点,他将一步步地渗透到宗门药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最终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他深知,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仙世界,没有金手指,没有系统,他唯一能依靠的,就是他前世的知识,以及这颗冷酷而理智的心。他会将所有的障碍,都变成他前进的垫脚石。
夜色渐深,屋外偶尔传来巡逻弟子低声的交谈。叶沉没有感到丝毫困意,他眼中的光芒,比油灯还要明亮。属于他的舞台,正在缓缓拉开帷幕,而他,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他会将这片药田,变成他的第一个杰作。
他拿起了笔,在纸上画下了清心竹林的轮廓,并在旁边写下了几个大字:“清心竹专项试点计划——以点带面,深耕细作。”他知道,这将是他下一步行动的核心。
他收起纸笔,熄灭了油灯。黑暗中,他的呼吸平稳而悠长。他已经选定了目标,并且在心中绘制出了清晰的路径。他要做的,就是将心中的蓝图,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新的一天,很快就会到来。那也将是他实现计划的第一步。他将以一种常人难以察觉的方式,改变青木派药田的命运,也改变他自己的命运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 yet. Be the first to share your thought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