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:药典深究与执事提点
执事大人深吸了一口气,他看着眼前这个看似谦逊的少年,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他知道,叶沉的出现,或许会给青木派带来一次巨大的转机。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,如何将叶沉的这种“唤醒”之法,推广到整个药田,甚至推广到整个宗门。而叶沉的出现,也让他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外门弟子,有了全新的认知。他远非表面上那般无害,他的心思之缜密,手段之巧妙,都让他这个执事感到一丝心惊。
执事大人看向叶沉的眼神中,再也没有了轻视,反而带着一丝谨慎和深思。他知道,叶沉这个人,要好生拉拢,绝不能轻易得罪。因为,像叶沉这样的人,一旦成长起来,前途不可限量。从这一刻起,执事大人心里对叶沉的认知,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他不再将叶沉视为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,而是一个深不可测,拥有巨大潜力的存在,一个他看不透的存在。
执事大人拍了拍叶沉的肩膀,他的手掌带着一丝薄茧,但力度却很温和。他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那一眼包含的深意,让叶沉感到了一丝被看穿的意味。不过,叶沉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,他只是恭敬地低下了头,仿佛一个受了表扬的晚辈。
“叶沉啊,”执事大人开口了,他的声音比平时更加沉稳,也带着一丝亲近,“你今日所为,对宗门而言,价值非凡。‘灵枯病’一直是我药田的心腹大患,每年宗门因此损失的灵草不计其数。”
他顿了顿,眼神瞟了一眼那些初现生机的玉露草,又看向叶沉,仿佛在等待叶沉的回应。
叶沉知道,这是执事大人在向他透露更多信息,也是在试探他的态度。他心里明白,执事大人此刻的心情,既有惊喜,也有疑虑。惊喜于“灵枯病”的解决之道似乎有了眉目,疑虑则在于这种方法是他叶沉带来的,而且这种方法听起来有些“玄奥”,并非传统的修仙之法。
“弟子只是运气好些,或许是歪打正着,找到了一些门道。”叶沉谦逊地说道,他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腼腆,这让他的话语显得更加真诚,也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心。
执事大人听了,只是淡淡一笑,他没有再纠结叶沉的“运气”之说,而是话锋一转,说道:“你方才提及,你这‘唤醒之法’,对操作者的要求极高,需要对灵气有极其敏锐的感知力,以及对引灵术运用娴熟,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,是吧?”
叶沉心里一凛,他知道执事大人开始切入正题了。他昨日的说辞,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“此法虽好,但非人人可学”的印象,这样可以抬高自己的价值,也能更好地掌控这种方法的推广权。
“正如执事大人所言。”叶沉肯定地回答道,“弟子昨日施法,确实耗费了不少心神。特别是对灵气性质的‘过滤’与‘转化’,以及对聚灵草的选择和培育,都需精细入微,容不得半点差池。稍有不慎,灵气不仅无法被玉露草吸收,反而可能伤及玉露草仅存的生机。”
他这样说,既强调了难度,又暗示了其中的危险性,让执事大人更加觉得这门技术“含金量”十足。
执事大人闻言,轻轻点了点头,他目光深邃,仿佛陷入了沉思。良久,他才再次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:“不瞒你说,叶沉,‘灵枯病’对我青木派的困扰,远超你想象。去年,本派有许多灵田都遭了灾,特别是‘碧水连’,几乎颗粒无收。那‘碧水连’,乃是炼制‘清灵丹’的主药,宗门因此损失惨重。”
他顿了顿,又说道:“我青木派虽非顶尖大宗,但在这一方地域也算颇有名望。然而,就是这小小的‘灵枯病’,却让宗门上下焦头烂额。长老们也曾多次召集门内精英弟子和资深执事,共同研究对策,但始终进展甚微。你今日之法,若是真能解决此困,那对宗门的意义,堪比再造!”
执事大人这话,说得非常坦诚,几乎是将宗门的一大难题,直接摆在了叶沉的面前。他这样做的目的,自然是希望叶沉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“灵枯病”的工作中去。
叶沉听了,心里波澜不惊。他知道,这是执事大人在给他画大饼,也在给他施加压力。但他并不反感,因为他本来就需要这样的机会,来展现自己的价值,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。
“承蒙执事大人信任,弟子定当竭尽所能。”叶沉恭敬地说道,他表现出了足够的忠诚和积极性,但也没有把话说满。
执事大人看着叶沉这副不卑不亢的模样,心里更加满意了。他知道,叶沉是个聪明人,懂得进退,也知道如何抓住机会。
“很好!”执事大人赞赏地说道,然后他声音压低了几分,带着一丝神秘:“我之前让你暂时不要外传‘唤醒之法’,并非仅仅是出于保护。宗门内部,派系林立,许多人盯着药田这块肥肉。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,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他这话,是在给叶沉提点,也是在告诉叶沉,他已经将叶沉视为自己人,愿意分享一些宗门内的隐秘。
“弟子明白。”叶沉点了点头。他自然知道修仙界内部的复杂性,弱肉强食的法则,不仅体现在宗门与宗门之间,也体现在宗门内部的派系之争上。“弟子必定守口如瓶,一切听从执事大人安排。”
执事大人满意地看着叶沉,他觉得叶沉不仅悟性高,而且行事周全,深得他心。
“嗯,”执事大人沉吟片刻,然后说道:“既然你对此法有独到见解,为了更好地系统性解决‘灵枯病’问题,我觉得你需要查阅更多宗门典籍。特别是藏书阁更深层的药典和灵植医理,那里记载了许多古老的灵草知识,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灵植病理。”
叶沉心里一喜,这正是他所期待的!藏书阁更高层的典籍,通常只有内门弟子或者有特殊贡献的弟子才有资格查阅。执事大人这句话,无疑是给了他一个莫大的权限。他需要这些更全面的知识,来补足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,也为他未来的“贡献”和“利用”寻找更多支点。
“多谢执事大人!”叶沉恭敬地拱手道谢,他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惊喜,仿佛一个求知若渴的学子,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。
执事大人看到叶沉这副反应,心里也是很高兴。他觉得叶沉不仅有能力,而且还懂得感恩,这让他对叶沉的栽培,更加有信心了。
“不必谢我。”执事大人摆了摆手,然后从袖中拿出一枚令牌,递给叶沉:“这是我的执事令牌,凭此令牌,你可以进入藏书阁第三层。不过记住,只可查阅与灵植医理和药典相关的古籍,不可翻阅其他功法秘籍。”
他这样说,既是提醒,也是对叶沉的信任。毕竟,藏书阁第三层,已经存放着一些较为珍贵的功法了。
叶沉接过令牌,令牌入手冰凉,上面铭刻着复杂的阵纹,以及一个“药”字,想必是药田执事特有的身份象征。
“弟子谨记!”叶沉珍重地收起令牌,他知道,这令牌的价值,远不止能进入第三层藏书阁那么简单,它更代表着执事大人对他的信任和某种程度上的庇护。
“好好利用这段时间,深入研究。”执事大人说道,“若有任何进展,或者发现新的思路,随时向我禀告。”
“是,执事大人。”
执事大人又叮嘱了几句,然后便准备离开了。他需要向宗门长老们汇报玉露草的最新情况,以及叶沉的“唤醒之法”。这将是一件大事,足以在宗门内引起不小的震动。
在执事大人离开之前,他又看了一眼那些正在缓慢恢复的玉露草,眼神中充满了期待。他相信,叶沉不会让他失望。
李虎一直在旁边呆呆地看着这一切,他先是被叶沉的神奇手段震惊得说不出话来,接着又被执事大人对叶沉的态度变化弄得一头雾水。他知道执事大人对叶沉的重视,已经远超对其他外门弟子,甚至超过了一些内门弟子。他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,有不解,有羡慕,也有那么一丝的嫉妒。他想不明白,叶沉这个之前一直被他欺负的废物,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的天才?
当执事大人走远,李虎才愣愣地走到叶沉身边,他犹豫了一下,然后小声问道:“叶……叶沉师弟,执事大人他……他真的给你令牌了?藏书阁第三层?”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。
叶沉只是平静地看了他一眼,然后轻描淡写地将执事令牌拿出来晃了晃,又收了回去。
“嗯。”他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。
这随意的一声,却让李虎的心里更加震撼。他知道,这令牌的价值有多大。他心里涌起一丝悔意,早知道叶沉有这样的本事,他之前就不该那样对待叶沉了。
“叶沉师弟,我……我之前多有得罪,你别往心里去啊。”李虎结结巴巴地说道,他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。
叶沉心里冷笑一声,他自然知道李虎这番话的含义。他不会真的和李虎计较什么,因为李虎这样的人,对他而言,根本构不成威胁,甚至在某些时候,还能充当一个不错的“传声筒”或者“炮灰”。
“无妨。”叶沉语气平静,他不想和李虎多说什么废话,径直朝着藏书阁的方向走去。他现在心里装着更重要的事情,那便是藏书阁更深层的药典。
李虎看着叶沉远去的背影,心里五味杂陈。他知道,叶沉已经不是他能随便欺负的人了。他甚至感觉到,自己和叶沉之间的距离,正在迅速拉开。
叶沉来到藏书阁门前,守阁长老看到他,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。叶沉恭敬地递上执事令牌,守阁长老接过令牌,仔细辨认了一下,然后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。他没想到,执事大人竟然会让一个外门弟子进入藏书阁第三层。不过,他也没有多问,只是将令牌还给叶沉,然后指了指通往第三层的楼梯。
“上去吧,记住,不可损坏任何典籍,也不可将典籍带离藏书阁。”守阁长老沉声叮嘱道。
“弟子明白!”叶沉点头应道,然后便踏上楼梯,朝着第三层走去。
藏书阁第三层的环境,比第一层要清幽许多。这里的书架更加高大,书籍也更加古老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霉味,混杂着灵草特有的清香。这里的光线也更加柔和,仿佛专门为阅读设计。
叶沉知道,这里的典籍,价值远超第一层。他按照执事大人的吩咐,开始寻找药典和灵植医理相关的书籍。他放开神识,感知着每一本书籍上残留的灵气波动,试图从中分辨出更深层次的知识。
他首先找到了一些标注着“药典甲,药典乙”之类的书籍,这些书籍都用古朴的丝绸封面包裹着,看起来历史悠久。他随手翻开一本,里面的记载果然比第一层的典籍要详细得多。
他看到了关于“灵枯病”更全面的记载。这些记载不仅仅提到了地脉灵气的紊乱,还提到了灵植自身的“灵性缺失”,以及一些古老相传的“灵植之魂”的概念。这些概念,在地球的生物学中是没有的,但在修仙世界却被奉为圭臬。
叶沉仔细阅读着,他将这些看似“玄之又玄”的概念,与自己掌握的现代生物学知识进行对照。他心里明白,所谓的“灵性”,可能就是灵植内部的一种生命能量的活性,而“灵枯病”则是这种活性的衰退。他之前的“唤醒之法”,正是通过调动外界灵气,刺激玉露草自身的“灵性”,让其重新活跃起来。
他找到了一本名为《万灵植纲》的古籍,这本书籍看起来更加陈旧,封面有些破损。叶沉小心翼翼地翻开,里面记载了许多稀有的灵植,以及它们的习性、药性,还有各种病症的防治方法。其中有一节,专门提到了“聚灵草”。
《万灵植纲》中记载,聚灵草并非一无是处,它虽然无法直接入药,但它天生具有“聚灵”之性,能够汇聚天地间的微弱灵气。如果加以特殊引导和培育,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“灵药引”,用于滋养其他灵草,或者辅助炼制一些特殊的丹药。只不过,这种培育之法极其耗费心神,而且效果不佳,所以后来便渐渐失传。
叶沉心里一动,这不就是他所利用的特性吗?这本书籍的记载,进一步印证了他的“唤醒之法”的合理性。这让叶沉更加坚信,这个世界的许多“玄学”概念,其实都可以用他掌握的“科学”知识来解释和利用。
他继续翻阅着,越是深入,他越是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灵植医理的广博。他发现,许多看似简单的病症,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灵气运行规律和环境因素。而传统的治疗方法,多是依靠强行灌输灵气,或者用药力压制病症,却很少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这正是他叶沉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。他不仅仅是“唤醒”了玉露草,他更重要的是,通过他的方法,将“灵枯病”的治疗从“治标”引向了“治本”。
他查阅了大量关于灵植生长的典籍,了解到青木派药田的整体布局,以及不同区域灵气的分布情况。他发现,青木派的药田,虽然看似规划合理,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隐患。比如,某些区域的地脉灵气波动频繁,容易引发变异;有些灵草的种植位置,并不完全符合它们对灵气的需求,导致生长缓慢或者容易患病。
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。他不仅仅要解决“灵枯病”的问题,他甚至可以从整体上,优化青木派药田的灵气循环,提升灵草的质量和产量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,足以让他获得宗门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资源。
叶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,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。他不像其他修仙者那样,只注重功法和术法的修炼,他更注重对“道”的理解,对万物规律的探索。他知道,在这个世界上,知识就是力量,而系统性的知识,更是无与伦比的力量。
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,都在藏书阁第三层查阅典籍。他没有急于求成,而是静下心来,将每一本有用的书籍都仔细阅读,并将其中重要的信息记录在脑海中。他甚至用神识在这些书籍上刻下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标记,以便日后查阅。
当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,洒落在藏书阁内时,叶沉才缓缓地合上最后一本古籍。他伸了伸腰,感觉到全身都有些僵硬。但他心里却充满了充实感,他觉得自己今天收获巨大。
他不仅了解了“灵枯病”更深层次的病理,也对聚灵草的特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,更重要的是,他对青木派药田的整体问题,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。他知道,这些知识和信息,都会成为他下一阶段行动的基石。
他下楼,将执事令牌还给守阁长老。守阁长老看到他出来,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,没有多问。他见多了这种埋头苦读的弟子,但他并不知道,叶沉今日所学的,将会在不久的将来,给整个青木派带来怎样的改变。
叶沉走出藏书阁,夜幕已经降临。他抬头看了看星空,深吸了一口气,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。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,他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。
他要做的,不仅仅是继续治疗那些玉露草。他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,向执事大人提出一个更宏大、更全面的药田优化方案。他要让宗门看到,他叶沉的价值,远不止是一个“唤醒之法”那么简单。他可以成为宗门药田的“智囊”,成为解决宗门难题的关键人物。
当然,这一切,他都会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。他不会一次性抛出所有的底牌,他会一点点地展现自己的能力,一点点地获取宗门的信任和资源。他会巧妙地利用执事大人对他的重视,来为自己铺路。他会继续保持谦逊和低调,让所有人都觉得,他叶沉不过是一个运气好、有点小聪明的弟子,而不是一个深藏不露,野心勃勃的“伪君子”。
叶沉心里开始思索着,如何措辞,如何将他脑海中的那些“地球知识”转化为这个世界的“修仙理论”,如何让他提出的方案,既显得高明,又不至于引起别人的怀疑。他知道,这需要智慧,更需要耐心。但他有信心,他能做到。
他还想到,一旦他的药田优化方案得到宗门的认可,他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宗门的核心机密,甚至有机会获得更好的修炼资源和功法。而这,正是他在这个残酷的修仙世界中,生存下去,并且活得更好的关键。
他迈着坚定的步伐,朝着自己的住处走去。夜色深沉,但他心里却亮如白昼。他知道,属于他的机会,才刚刚开始。他已经看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,一个更广阔的未来,正在向他招手。他会一步一个脚印,将所有的障碍,都变成垫脚石,直至无人能威胁他的存在。当他回到房间,他没有立刻修炼,而是拿出了纸笔,开始将今天所学的知识,以及他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构想,细致地记录下来。他知道,这将是他未来行动的基础,也是他征服这个世界的秘密武器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 yet. Be the first to share your thought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