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:资源倾斜与初步布局
执事大人走后,清心竹林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叶沉看着执事大人消失在竹林深处的背影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。他知道,那位大人此刻的心中,定然是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。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“身怀绝技,却又谦逊低调”的“奇才”。那棵枯死的清心竹上,那一丝微弱的翠绿,就像一根引线,彻底点燃了执事大人内心深处的希望。
他将手中的流云石紧紧握住,感受着它温润的触感和其中流转的纯净灵气。这块流云石,比他之前得到的那块大了数倍,品相也好了不知多少。他心里清楚,这仅仅是个开始。执事大人已经上钩了,接下来,就是他如何一步步掌控局势,如何让执事大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提供更多资源,从而在青木派中站稳脚跟的时候了。一场无声的博弈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叶沉没有立即离开,他再次蹲在那棵枯死的清心竹前,仔细观察着那抹微弱的翠绿。他知道,这翠绿的出现,是他在极限消耗下强行激发竹子本源生机的结果。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,但在执事大人眼中,却足以掀起惊涛骇浪。这证明了他的“唤醒之法”不仅仅依赖于流云石,更能独立地扭转乾坤。这,正是他想要的。他要让执事大人明白,叶沉的价值,远超流云石。
他用手指轻轻触碰那抹翠绿,感受着其中微弱却坚韧的生机。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凝重,因为强行催动“唤醒之法”对他的灵气和精神力消耗巨大,体内此刻空荡荡的,感到一阵阵的虚弱。他必须尽快恢复,并且琢磨更有效率的“唤醒之法”,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挑战。
叶沉深吸一口气,然后缓缓起身,朝着自己的竹屋走去。他的步伐依旧平稳,但心里却已经开始飞速地盘算起来。
回到简陋的竹屋,叶沉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巨大的流云石放在木桌上。乳白色的光芒从流云石上升腾而起,将整个竹屋都映衬得通透明亮,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灵气海洋之中。他看着眼前这块价值连城的流云石,脸上终于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满意笑容。这笑容不是那种天真烂漫的喜悦,而是一种深谋远虑后的胸有成竹。
这块流云石,足以让他接下来的计划大大加速。他之前为了一点点流云石粉末,需要小心规划,精打细算。现在,他手中掌握了如此巨大一块,就像一个掌握了核心科技的科学家,拥有了足够的“燃料”去验证和推广他的“理论”。而执事大人对他的信任和期待,也到达了巅峰,这无疑为他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他围绕着木桌踱步,目光始终不离那块流云石。他知道,仅仅是靠着这块石头,也无法真正解决清心竹林的根本问题。流云石只是一个引子,一个媒介。真正能彻底改变清心竹林命运的,还是他的“唤醒之法”以及他对灵植病理的深刻理解。但他需要让执事大人越来越依赖他,越来越离不开他。
叶沉决定先将这块流云石妥善保管起来,暂时不全部投入使用。他需要慢慢地、有策略地展示它的“功效”,配合他的“唤醒之法”制造一个又一个“奇迹”。这样才能逐步吊足执事大人的胃口,让他主动为自己提供更多的资源。
他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玉瓶,将之前储存的流云石粉末又倒出一些,然后用一块干净的麻布将那块大的流云石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,放入自己床底下的一个隐蔽的木箱中。这个木箱是他特意制作的,外面用灵木加固,可以隔绝大部分灵气波动,以防被有心人察觉。
做完这一切,叶沉才盘膝坐在床上,开始运转功法,恢复刚才消耗的灵气。他内视己身,发现自己的经脉在刚才的强行催动下,有些微的胀痛。这让他更加意识到,虽然“唤醒之法”威力强大,但对目前的他来说,每一次使用都必须小心谨慎,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极限。
日子在叶沉的精心布局下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正如叶沉所料,尝到甜头后的执事大人,果然开始主动向他提供更多资源和便利。首先,清心竹林的工作,现在完全由叶沉一人负责,张明和其他眼线都被撤走了。这意味着叶沉有了绝对的自由来掌控清心竹林,不再需要时刻演戏或担心被旁人窥探。这让他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实验和布局。
过了几天,执事大人又派人送来了几张特殊的符箓,说是可以帮助叶沉快速恢复灵气。这些符箓比普通的恢复符箓效果要好上数倍,可见执事大人对他的重视。叶沉收下符箓,心里冷笑一声。这些小恩小惠,不过是更大的投入的前奏。
不仅如此,执事大人还默许叶沉查阅更多宗门典籍,甚至包括药阁的核心药理记录。这对于叶沉来说,简直是求之不得的肥肉。他知道,宗门典籍中蕴含着这个世界无数修仙前辈的智慧结晶,许多理论也许在表面上看来与他的“唤醒之法”无关,但只要他深入挖掘,总能找到共通之处,从而提升自己的“唤醒之法”的效率和普适性。
叶沉白天依旧按时出现在清心竹林,继续他的“唤醒”工作。但他现在表演得更加从容和自信。他不再需要刻意放出灵气波动引起他人注意,也不用担心有人暗中监视。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清心竹的精细化照料上,每一棵竹子的灵气状况,他都了如指掌。
他开始尝试引入更复杂的“微循环”灵气阵法,将清心竹的根系与周围的土壤灵气更好地结合起来。他还偶尔会取出一小撮流云石粉末,撒在那些长势较好、但并非他“重点关照”的清心竹根部。这些竹子会在流云石的滋养下,慢慢显露出更强的生机,但叶沉会控制它们的生长速度,让它们看起来像是“唤醒之法”缓慢而稳定的成果。
而到了晚上,叶沉会将自己关在竹屋里,认真研读那些新的典籍。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药阁的药理知识,将其与自己在地球上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知识相互印证。他发现这个世界的灵植,虽然有其独特的灵性,但其内在的生长逻辑,与地球上的植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灵气就像是能量,灵植的经脉就像是维管束,而灵枯病,则像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细胞病变或基因缺陷。
通过查阅药阁的药理记录,叶沉对清心竹的“灵气枯竭之病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他发现,这种病症并非简单的灵气不足,而是因为清心竹的根系在吸收驳杂灵气时,自身过滤机制受损,导致灵气堵塞,从而无法正常运转。流云石的纯净灵气,相当于一个“过滤器”,能够净化驳杂灵气,并帮助清心竹的根系恢复活力。而他的“唤醒之法”,则是更深层次地刺激竹子自身的过滤修复能力,加速它对流云石的吸收和利用。
他开始尝试将“唤醒之法”的理念与药阁的药理知识相结合,提出了一些大胆的假设。例如,他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改变清心竹周围的“微环境”,来减少它对驳杂灵气的吸收,从而从根本上预防灵枯病。他甚至构思了一些简单的灵植阵法,可以用灵草来净化土壤中的灵气,从而更好地滋养清心竹。
这些大胆的想法,叶沉并没有直接告诉执事大人。他知道,需要一步步地来。他首先要做的,是让清心竹林在执事大人眼中,彻底焕发生机,从而进一步巩固他对自己的信任。
每隔几日,执事大人都会亲自或者派药阁弟子前来清心竹林查看清心竹的状况。每一次,他们都会发现清心竹林的变化更加喜人。原本枯黄的竹子,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恢复了翠绿,甚至连一些最纤细的枝条上,都冒出了嫩绿的新芽。整个竹林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,那种纯净而充满活力的气息,让人心旷神怡。
执事大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。他看着叶沉,目光中充满了赞许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。
“叶沉啊,”执事大人有一次来查看时,感慨地对叶沉说,“你这‘唤醒之法’,当真是鬼斧神工啊!这才多久,清心竹林便已经恢复如此,当真是为我青木派立下了不世之功!”
叶沉恭敬地拱手道:“执事大人谬赞了。弟子不过是按照古籍记载,再加上流云石的功效,勉力为之。这些清心竹,也是自身底蕴深厚,才能如此快速恢复。”他依然表现得很谦逊,将大部分功劳归结于流云石和清心竹本身,只轻描淡写地带过自己的“唤醒之法”。
执事大人笑着摆摆手,说:“不必谦虚。流云石虽好,但若无你这‘唤醒之法’,也绝无今日之奇效。本座已向宗门长老会汇报了清心竹林的情况,长老们对你的‘唤醒之法’都十分赞赏。宗门已经决定,将清心竹林划归你全权管理,并赐予你‘清心竹林执事’的头衔,每月俸禄翻倍,并可自由进出藏书阁三层。”
叶沉心里一喜。‘清心竹林执事’的头衔,意味着他的地位从一个普通的下层外门弟子,正式提升到了中层管理阶层,拥有了更大的权限和话语权。而俸禄翻倍,更是解决了他的经济窘境,让他可以购买更多的灵药材料进行实验。最重要的是,自由进出藏书阁三层,这意味着他可以随时查阅那些更深层次的古籍,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。
“多谢执事大人栽培,多谢宗门厚爱!”叶沉恭敬地再次拱手。他知道,现在他终于迈出了在青木派初步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。
“你此番功劳甚大,宗门自不会亏待于你。”执事大人继续说道,“不过,这清心竹林恢复生机固然可喜,但宗门之中,还有许多灵植也面临着灵气枯竭之困。不知,你的‘唤醒之法’,是否也能普适于其他灵植?”
叶沉心里早有准备。他知道,执事大人不会满足于仅仅恢复清心竹林。他的目光,必然会投向整个宗门的药园。
“回执事大人,”叶沉沉吟片刻,然后说,“弟子愚钝,‘唤醒之法’尚处于摸索阶段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它确实能够激发灵植的本源生机。理论上说,对其他灵植也应该有效果。不过,每种灵植的特性不同,其灵气枯竭的原因也各异,弟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尝试。”他依然没有把话说死,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余地。
执事大人点了点头,脸上带着一丝思索。他没有强求,而是话题一转,问道:“你每日在此忙碌,可曾发现清心竹林的土壤有所异样?”
叶沉心里一动,知道执事大人在试探他对清心竹林更深层次的了解。他之前研究药阁典籍时,对清心竹林的土壤灵气分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判断。
“回执事大人,弟子确实感到清心竹林的土壤中,灵气分布有些驳杂不均,尤其是在竹林深处,似乎有几处灵气淤积之处,未能被清心竹充分吸收。弟子猜测,这或许也是清心竹当年患病的诱因之一。”叶沉半真半假地回答,将一部分自己发现的问题抛了出来,既显示了自己的洞察力,又不会暴露过多。
执事大人目光一闪,露出赞许之色:“果然!你与本座想到了一处!清心竹林地下深处,确实有一条小型灵脉支脉,但因灵脉走势和地脉环境影响,灵气流淌不畅,常有淤积。宗门耗费百年心力,也未能彻底解决。你若能解决此困,那功劳比恢复清心竹林更甚!”
叶沉心里狂喜。他之前查阅古籍时,曾看过一些关于“地脉灵气调理”的方法,但那些方法都需要耗费巨大的资源和时间,甚至需要宗门长老级别的人物出手。他并没有奢望能够彻底解决。但现在执事大人主动提出,这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。
“弟子不才,愿为宗门分忧!”叶沉立刻拱手,态度恭敬而坚决,“弟子会仔细研究,希望能找到一些微不足道的方法,哪怕是能缓解一二,也是弟子的荣幸。”
执事大人闻言大喜,连声说好。他知道这种问题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,但叶沉的积极态度和之前展现的能力,让他觉得看到了希望。
“好!好!好!你且放手去试!宗门会为你提供一切所需!若有需要,你可直接来药阁找本座!”执事大人拍了拍叶沉的肩膀,眼中充满了期待。
送走执事大人,叶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他知道,现在他的地位和权力,已经远超他最初的预期。清心竹林执事的头衔,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竹林内进行各种实验和布局,而执事大人对他的信任,更是让他能够轻松获取宗门资源。现在,他甚至被赋予了解决清心竹林地脉问题的重任,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宗门更核心的秘密和资源。
他没有急着动手解决地脉问题,而是暂时将这个问题放在心底。他知道,要解决这种级别的地脉问题,绝非他现在一个人能做到的。他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宗门的底蕴和实力。他决定先将重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:
首先,继续巩固清心竹林的恢复成果,并尝试将“唤醒之法”的普适性,在清心竹林内部的实验中逐渐展现出来。他会选中一些并非濒死的清心竹,用“唤醒之法”配合少量流云石,让它们生长得比普通清心竹更加茂盛,以此来证明“唤醒之法”的“普惠性”,而不仅仅是“起死回生”的奇效。
其次,他要利用自由进出藏书阁三层的权限,更深入地研究宗门的核心典籍,特别是那些关于灵脉、阵法和灵植深层医理的记录。他需要从这些古老的知识中,寻找提升自己实力的方法,以及更宏大的布局灵植阵法的灵感。他知道,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力量和知识,他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第三,他要适当利用现在清心竹林执事的身份和执事大人的信任,开始在宗门内部编织自己的人脉。他不会刻意去拉拢谁,但会通过解决一些外门弟子或者内门弟子在灵植方面的小问题,来获得他们的好感。他知道,人脉在任何世界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。他需要一些“耳目”和“臂膀”,来帮助他了解宗门内部的动向,以及传递他想要传递的信息。
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叶沉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而充实。
清心竹林在他的打理下,每一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。翠竹摇曳,清香扑鼻。一些路过的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,都会忍不住驻足观赏,赞叹不已。叶沉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外门弟子,变成了宗门中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。不少外门弟子遇到灵植方面的问题,都会主动前来向他请教。叶沉总是不厌其烦地指点一二,但每次都点到为止,从不把话说透。他只教授一些基本的灵植照料技巧,或者指引他们去藏书阁查阅一些基础典籍。这些细微的帮助,让他在外门弟子中赢得了不少好感和人缘。
而夜里,藏书阁三层成了叶沉的第二个家。
他每日都会在用膳后,准时前往藏书阁。看守藏书阁的老者,现在对叶沉也熟悉了,每次看到他都捋着胡须,微笑着点头。老者知道,这个年轻人自从得到执事大人的看重后,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藏书阁的研习上,如此勤奋刻苦,实属罕见。
藏书阁三层内,古籍如山。叶沉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学者,穿梭在浩瀚的书海之中。他不再仅仅局限于灵植病理方面的书籍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,包括各种阵法、灵脉、炼丹、炼器,甚至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古修笔记。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,贪婪地吸收着其中的知识。
他发现,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虽然与地球上的科学体系截然不同,但其内在的运行规律,却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通性。例如,阵法就像是能量场的重构,灵脉就像是地质结构中的能量管道,而炼丹则像是复杂的化学反应。他将这些知识与自己的地球知识相互印证,去芜存菁,融会贯通,形成了一套独属于他自己的、旁人无法理解的认知体系。
他尤其关注那些关于“地脉灵气调理”的古籍。他发现,这些古籍中记载的调理方法,大多都是以蛮力强行疏导,或者以耗费巨大灵宝为代价。这让他对执事大人所说的清心竹林地脉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宗门耗费百年心力都未能解决,并非能力不足,而是方法不对,或者说,性价比不高。
叶沉心里渐渐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计划。他想尝试将自己对灵植“唤醒之法”的理解,延伸到对“地脉灵气”的“唤醒”上。如果能唤醒地脉本身的自愈能力,让它自行疏导淤积的灵气,那将比强行干预更加有效和持久。但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设想,需要大量的实验和验证。
与此同时,执事大人也一直在关注着清心竹林的进展。他偶尔会带着宗门长老会的几位长老前来巡视。每一次,长老们看到清心竹林葱郁的样子,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。叶沉也会适时地汇报清心竹林的进展,并提出一些“合理”的需求。比如,他会说清心竹林需要更多的流云石来巩固效果,或者需要一些特殊的灵土来改善土壤质量。
对于这些要求,执事大人几乎是有求必应。他现在对叶沉是彻底的信任,甚至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。在他看来,叶沉就是宗门未来的希望,任何能帮助叶沉的资源,都是值得投入的。
叶沉也偶尔会向执事大人“反馈”清心竹林的进展,言语中透露出一些在其他灵植上也试验“唤醒之法”的想法。他会委婉地提出,如果能够在清心竹林周围选择几块合适的试验田,尝试在其他灵植上应用“唤醒之法”,也许能为宗门解决更多灵枯病的难题。
执事大人对此非常感兴趣,并很快批复了叶沉的请求,划拨了几块小型试验田给他,并提供了额外的灵植材料。这些试验田,分散在药园各处,种植着不同类型的灵植,其中就包括一些同样遭受灵枯病困扰的珍稀灵草。
叶沉知道,这是他将触角伸向宗门更深层次区域的绝佳机会。他会在这几块试验田上,精心地布局,巧妙地展现“唤醒之法”的普适性。他甚至在其中一块试验田里,偷偷地种植了一些“碧水连”。他知道,这种灵草对灵枯病极度敏感,也是宗门曾经损失最惨重的一种灵草。如果他能成功地让碧水连焕发生机,那将是另一个震惊宗门的大事件。
但在这些试验田上,他并没有像清心竹林那样,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使用流云石。他想证明,即便是没有流云石这种稀有材料,他的“唤醒之法”也能单凭自身,扭转灵枯病的困境。他会先尝试用他的“唤醒之法”配合一些普通的灵草,例如聚灵草,来改善试验田的土壤环境和灵气循环,为后续更深入的干预打下基础。
随着清心竹林的生机愈发旺盛,叶沉的地位渐涨,他开始利用新获得的资源和人脉,在宗门内部悄然编织一张更隐蔽的关系网。他会主动去参加一些外门弟子的小型聚会,适当地展现自己的“才华”,但不至于太招摇。他也会偶尔去藏书阁的炼丹房、炼器房等地转悠,与那些负责的内门弟子套近乎,向他们请教一些基础的炼丹炼器知识。他从不空手而去,总会带上一些自己精心炮制好的灵植,作为礼物。
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,让他在宗门内部的人缘越来越好,也让他对宗门内部的运作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,他需要更多地渗入宗门核心。但他并不急躁,他有足够的耐心,等待更合适的时机。他坚信,只要一步一个脚印,他的计划终会实现。
Comments (0)
No comments yet. Be the first to share your thoughts!